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站长QQ:1575389080
立即注册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!connect_header_login!

!connect_header_login_tip!

搜索
医书网 医书网 中医 查看内容

附子在中医药的地位非同一般,附子中毒五因琐谈

2019-4-20 16:12| 发布者: 管理员| 查看: 624| 评论: 0

放大 缩小
简介:附子在中医药的地位非同一般,究其因,源于其独特而显著的功效。但是此味药的使用应当引起注意,稍有不慎可能会出现中毒的反应。作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,找到了五个原因。余初涉医林,屡用附子方于内科杂证,获验不少 ...

附子在中医药的地位非同一般,究其因,源于其独特而显著的功效。但是此味药的使用应当引起注意,稍有不慎可能会出现中毒的反应。作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,找到了五个原因。

余初涉医林,屡用附子方于内科杂证,获验不少,教训颇多。今结合有记录的附子中毒案,浅淡附子中毒的五大原因。

附子中毒五因琐谈

药毒累积

附子有毒,一般常用内服量3~10g,大剂量30g。但长期大剂量应用,可致极量中毒。特别是年老体弱、久病多疾之人,排泄功能不全者,更易发生药毒累积中毒。

杜某,女,60岁。1987年11月9日诊。阳虚腰痛,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。曾服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2剂,方中附子9g;肾气丸改汤合四逆汤加减5剂,方中附子30g。诊见嗜睡懒言,肢冷踡卧,入夜烦热,面如涂丹。此阴盛格阳证,投附子汤加干姜,方中附子45g,先煎1小时以上,服一二煎无副反应,第三煎服后10分钟,自诉头痛、舌麻,随即昏不知人,流涎,呕恶,汗出,口角抽动,急煎甘草30g徐徐灌服,2小时内恢复。

药物配伍

历代对附子的配伍应用,有深入广泛的研究,除配伍禁忌外,常与生姜、干姜、甘草相伍,既可缓解附子的燥烈之性,也可加强其回阳救逆、补阳温中、蠲痹止痛之功。特别是大剂量应用时,更应注意配伍,不可等闲视之。否则,难免中毒。

秦某,女,60岁。1986年6月18日诊:下肢膝关节重胀,有冰冷感,不能步履,舌淡,脉沉细。以寒湿痹论治,予薏苡仁汤减甘草加威灵仙,方中川乌、草乌各12g,服3剂后加至15g;续服3剂,下肢厥冷,川草乌各加至18g。药后全身麻木,昏厥不知人,2小时内渐复。后减麻黄加甘草,续服10剂无副反应。

附子中毒五因琐谈

炮制质量

余临床近10年,使用附子已不计其数,对因附子的炮制质量所致的附子中毒,有很沉重的经验教训。8例附子中毒案中,1989年4、5、6月各1例,是使用同一批进货,1990年3、4月3例,又是同一批进货。而在其前后所用附子,却少有发生中毒者。可见,附子的炮制质量,是附子中毒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。它常与前四大因素相间为害,临床上稍有疏忽,就难免发生附子中毒。

钟某,男,33岁。1990年4月4日诊。冒雨劳作,感受风湿。形寒,头身困重,舌淡红、苔薄白腻,脉濡,予加减羌活胜湿汤3剂,效不佳。舌脉同前,仍以羌活胜湿汤减甘草,加防己、苍术、桂枝、附子,方中附子6g,武火煎半小时,服药20分钟后,颜面、口唇、舌体、四肢麻木,行走不便利。两小时后诸症自除。余将剩下2剂附子捡出,嘱其先煎1小时以上,药后无麻木等症。

煎药时间

附子入煎剂,不论剂量大小,一般应先煎1小时以上,以减低毒性;或将煎剂煎1小时以上;不宜久煎的解表剂和攻下剂,也应先煎附子。病者易忘医嘱,特别是农村病人,对中药附子中毒认识不足,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煎药,医家要再三强调。

病体素质

人体抗病能力,以年轻体健者为佳。对附子中毒的轻重反应,年轻体健者亦然:耐受性强,恢复时间快;反之,年老体弱多病者,中毒皆重,且险症丛生,甚则祸不旋踵。

总之,附子中毒的原因很多,除以上所谈五因,还有药症不符、畏药情绪等等。

临床上要合理应用附子,避免其中毒,必须细致辨证论治,肯定炮制质量,注意药物配伍,强调煎服方法,重视病体素质及药毒累积作用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