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站长QQ:1575389080
立即注册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!connect_header_login!

!connect_header_login_tip!

搜索
医书网 医书网 中医 查看内容

中医的断代目前是很明显的,学院派中医几乎成为庸医的代名词

2022-10-14 10:51| 发布者: 管理员| 查看: 177| 评论: 3 |原作者: 庄言文

放大 缩小
简介:很久没有来了。突然心血来潮,发个帖子。水点经验。顺便说说我与中医的那些事。虽然说人微言轻。但我想网上除了神医,应该也有一些真心想走近中医的人。所以开个帖子,说来玩玩。之所以说是玩,很简单,正式的中医在 ...
很久没有来了。突然心血来潮,发个帖子。水点经验。顺便说说我与中医的那些事。虽然说人微言轻。但我想网上除了神医,应该也有一些真心想走近中医的人。所以开个帖子,说来玩玩。之所以说是玩,很简单,正式的中医在网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,因为口水足以淹没一切。所以,只是借点地方,吐吐槽。毕竟做中医临床,还真不是人做的!字里行间,老朋友肯定知道我是谁的马甲!其实不是想用马甲,而是比较喜欢这个称号。庸医!看兴趣更贴。说的都是些实话,当然我的水平是很差的,所以很多观点或者说所有的观点,都是一家言,做不得真。权且当是故事来读最好。


先介绍下自己!
名小庸医!曾经有个大号叫伶仃孤冢
年轻不董事得时候,也混迹过各个网站。跟很多大神都抬过杠。批过温病,摆过擂台。不过这些都消散了。此贴只是想写成杂文。
出身:正宗学院派培养的
临床:2年
职业:中医科门诊医师(只开中药的那种)
医院性质:民营 咱没文凭,也不是研究生,大医院进不去,有个诊所待,满足了。
处方特点:纯伤寒派。
说我是伤寒派,我以前挺自豪,现在挺惭愧。因为我是个糊涂医。也就是传说中的庸医。这个后期会讲。


先传点证据。至少表明我2年的临床经验不是假的。不过为了避免网上朋友找我看病,是做了隐藏的。因为我属于怕患者的那种医生。见患者就想躲。所以大家不要跟问诊贴。虽然我理解生病不好受,病急乱投医,但我也帮不了你。所以一切问病的都请绕道。中医只是我的职业,咱下班了,就是文艺小网虫,救死扶伤,网上很多大神求之不得,只有我是避之唯恐不及!这也算庸医品质之一了。


重新上证据。小医院无中医。处方比较寒酸。贻笑大方了。中医的断代目前是很明显的,学院派中医几乎成为庸医的代名词-1.jpg


先说说病人。我每个月,处方量撑死一百来张。这是中医现状。虽然很多三甲,中医科很火。据说广东省中医院一天中药饮片消耗是2吨,估计我这辈子都开不出这么多方剂!所以中医事业是繁荣的,也是有前途的!不过,要想进省中医,估计也得祖坟冒烟了。所以中医虽然繁荣,但和我们这种小中医无缘了!
先说说病人。我每个月,处方量撑死一百来张。这是中医现状。虽然很多三甲,中医科很火。据说广东省中医院一天中药饮片消耗是2吨,估计我这辈子都开不出这么多方剂!所以中医事业是繁荣的,也是有前途的!不过,要想进省中医,估计也得祖坟冒烟了。所以中医虽然繁荣,但和我们这种小中医无缘了!


说到中医,就不能不谈一个问题。年龄!现在的中医,是老的老到不行,中青年迷惑到不行,年轻的差到不行。
现在能出门诊的中医,30岁左右的应该比较少。如果是中医院,门诊也是很少的吧,个人猜测的、住院部也许有一些年轻的,但是可能几乎不开中药。在中国,除了医院有中医,民间也还有一部分中医,但是这些中医到底水平又怎么样?我也不敢评价,毕竟高手在民间。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。
那么除去民间中医,医院的中医水平到底怎么样呢?大医院我不敢讲,但是小医院的中医,估计都差不多,那就是混混日子罢了,说到治病,也许还差很远,偶尔能调理两个亚健康就不错了。
而想当年,年轻中医是很流行的,可是到了这个年代,不老不称为中医,年轻中医似乎很难甚至几乎无法立足。
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各种养生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,这里面的从业人员又大多是年轻人。据说目前养生市场前景非常广阔,非常客观,是未来最有潜力的市场。
这些养生市场或者机构,对医院绝对是致命的冲击,因为左右了人们的意识,所以现在很少有人相信中医能够治病,但是却又有人每天都在接受中医知识的影响,各种泡茶,各种养生。
可以说,这些繁荣的中医景象,是医院中医生的悲哀!或许从另外一个角度,也是中医的悲哀!因为中医本身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,虽然也没有那么深奥。
但是基本上,现在每个人的身边几乎都有一个养生专家,各种微博,qq都在教你如何养生保健。但是,很少有人相信中医还可以治病!


在临床上,我遇到最多的问题,就是年龄的尴尬!
或许是病人看惯了胡子。所以一旦看到一个没有胡子的中医,总是充满了怀疑,这么年轻的中医,能治病?会开方?
我印象中有个阿姨,是让我一直忘不了的,因为她的取向好像与别人不同,哪个时候,我还是刚到医院,没有人气,更没啥患者。结果她说她有哮喘,晚上还有夜尿多。说让我看看!
我就说,我这么年轻,您敢信任我啊?她很淡然的笑了笑,说了一个很简单但是又似乎很有道理的逻辑:小伙子,我这病几十年了,老教授都被我看倒了几十个了。我现在啊,还不找老的看了,就找年轻的看,那些老医生的药,我都知道了,四平八稳的,没用。找个年轻的看看,年轻的有冲劲,或许还有点效果。
我也年轻气盛啊,当时就给她看了。开了个五苓散。三剂。三剂之后呢,确实有改善了,夜尿是少了,但是哮喘还是不行啊。后来就没看了,吃了药也没效果,看了也没用啊!
再后来,她的老公出院了,就没有联系了,也不知道她的病是不是好点!但是总体我也很开心,毕竟年轻中医也不是完全没人信嘛。
只是病,如果是真搞临床的,估计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,中医的临床效果,可能没有书上那么些个医案那么好!或者说,没那么神奇。
当然,我的这个结论,只是对我的医术而言,不排除有很多厉害的中医,治一个好一个,甚至没有治不了的病,我相信这种人是有的,只是我也相信,可能我这辈子是没有那么个好命,能学到那么高的层次了!


不过有时候,就没那么好运气了。
我记得有一次,来了三个阿姨,其实也没啥大病,就是想调理下。
说实话,我是很不想做调理的,因为我觉得中医到底还是要治病的,调理的一般都是忽悠,毕竟正常人,正常生活,我个人是不觉得要怎么调理。
但是病人挂了号,你总不能不看吧。
所以这种老大不情愿的活,还得每天都干。特别希望,有一天医生也可以选择患者,不想看的可以不看,那多痛快!
可惜,可能有点不大现实哦!
看完病呢,这阿姨挺有心的,她问了一句,医生啊,看你这么老道,你四十几了啊?这话一说,我当场就有点晕了,我就说了句实话,我说阿姨啊,我看起来那么老啊,我现在才刚三十啊!
我要是四十几了就好了,那我也算个半老中医了。说完我就笑了,结果呢,他们也笑了,但是他们还是不相信,说我不可能只有三十。那我有什么办法呢?
四十就四十吧,反正估计不到这个岁数,人家也不会相信你是中医。
或许老中医,已经深入民心了!无力改变,那就适应吧。


年轻中医日子很不好过,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经验问题。因为医学,都涉及一个疗效问题。假设你是找一个教授呢,效果不好,你也没办法,人家是教授,你总不能说人家水平不行吧。但是年轻的就不一样了。
有效果还好,没效果,那就是你的问题了。
所以很多年轻人想学中医,我相信这个应该是他们最大的问题
很多年轻中医根本上不了临床,为啥?
人都是有个自尊心的
作为医生,如果遭受的怀疑和非议多了,那么自然就对中医产生怀疑了。
我有个师弟,学中医的,结果他自己的母亲都不相信他的处方
为啥啊?就因为年轻嘛
这种情况,也同样发生在我的身上
刚开始学医,虽然在医院天天给别人开方,但是回家了,父母是不相信你的
我的父亲相信中医,那是因为他的病被我治好了
后来我的母亲也病了,也被我用中医治好了
这样慢慢的他们才相信,原来我还真的会开点方子。
但这一路走来的心酸与那种被质疑的委屈,或许只有走过这条路的年轻中医才能懂
所以,年轻人如果要学中医,真心是很难想象的艰难
或许如很多人所说,中医以后的发展,不在于年轻人身上,而在于那些有志于医,把中医当成爱好者的自学中医的人身上。


那么年轻医生怎么成长呢?以前的中医是师傅带徒弟,先是师傅看病,徒弟学习。慢慢变成徒弟看病师傅把关。但是现在不行了。因为现在的临床中医,没有师傅,那么也就只能靠自己了。
虽然说现在也可以抄方。但这对中医而言其实也就名义上的跟师,很难学到真实的内容。我相信抄过方的可能多少有这个体验。
当年读书,我们也抄过方子,但是没用。因为根本看不懂老师的处方。
所以,结合多年的经历,作为一个年轻中医或者中医学生,最好还是学会靠自己。


中医的断代目前是很明显的,从中医在各省建立中医院校起,学院派中医几乎成为庸医的代名词。
我们医院有两个教授,虽然年事已高、都快八九十了。但是他们开方处药,一样很精当老练。这是作为老一辈中医的特色。
中医虽老,治病不老。试想我们这个年龄,还要熬多少天,才能到那个年纪呢?
但是从实际的临床来看,他们存在的问题也有。
那就是中医教育的局限性。
他们属于中医院校的第一批毕业生。医学基础之扎实,足以体现那个时代的学生学风之好。就算到了现在的高龄,方剂中药等基础都还是顺口而出,可见他们当年学习之勤奋。
那么他们的问题在哪里?如何要说问题,那不是他们的问题,作为老一代中医,他们至少给我们竖立了典范,并且服务了几代人。他们这一代中医,可以说是真正治病的中医。
所以说他们的问题,其实是中医本身的问题。这个问题就是传承。
现代中医人才匮乏,培养脱节,在于中医学习方向的断裂。
简明扼要一点,就是经典临床的断裂,
这一点在这批老中医身上开始凸显,而以我们这一代最为明显。
如果说他们还算是中医,还保留了一些中医传统,那么到了我们,中医就只剩下一个壳了。
什么叫做经典临床的断代呢?这个问题可能有点深远。估计也会有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观点。不过无妨,这只是个人观点而已,可以互不干涉。
中医经典的断代,其实从金元四大家开始。而以明清为甚。
啥叫经典呢?经典就是我们说的四大经典为主的,有广泛临床验证的一些中医理论与中医治法方剂。
很多人说,中医的问题在于不重视经典,其实不尽然。其实目前无论是从学院,还是从社会,只要是中医,都懂中医经典很重要。
但是很遗憾的是,我们只是嘴巴上喊,临床却不去用。
金元四大家提出了具有自我特色的中医理论。确实具有标新立异的体现,也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。这一点是不能抹杀的工功绩。
但是我们想一想,问题也就出来了。
金元四大家开始,各类医学观点都会说自己的观点来于内经。然后是发挥了内经。
有学者认为,这只是一种客套,但是从医家的职业经历与学习经历来看,我觉得这应该是一句实话。


众多的医学观点的出现,直接扰乱了中医的学习。比如补土派。很多中医是学到这里就不学了。这样的后果就是学习深度不够。临床运用的,都是各家的理论,而不是最基本的中医理论。这是非常明显的中医特色。
我举一个例子。
肝主筋。
这是最基本的一个中医理论。但可能没有人会在临床中用它来指导自己的临床。
我们临床上用得更多的是:肝阳上亢,肝经湿热,肝胃不和,肝风内动。等等。
因为我们很少去用中医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验证于临床,我们自然就会忽视经典的作用。毕竟你在很多医书里面,都能看到肝阳上亢。但内经里面你看不到。所以,很自然的,内经也就被束之高阁了。


这种普遍化的意识和常态化的继承,对于有经验的中医而言,可能只是影响一个中医的深度,但并不影响他的临床。因为中医,不是要治好每一个病,而是你能用中医治好一些病。所以,尽管这个问题存在,但并不影响中医的产出。但是这种模式,却整体上影响了中医的总体疗效。
可以说,目前在临床中,能运用中医最基本的,或者说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来指导临床的中医师估计已经很少了。
但在我看来,如果说我能在中医上站住脚,虽然不咋的,但至少也站稳了。
那么我靠的就是最基本的中医理论了。
所以,个人感觉,一个中医的临床活力与他的中医基础是密切关联的!
而不是把中医基础理论最为单纯的理论来学习。
当然我提出这个话题,并不是想论是非,而是从自己的经验、给比我更年轻的,或者跟我一样在临床的中医提醒下,我们在临床中,除了学习各种理论的同时,也可以稍微重视下基础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。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前几天我去朋友公司喝茶。他就跟我讲起一个事,他母亲胆囊切除术后。一切恢复都挺好,就是拔了引流管以后腹痛,直不了腰。
我把这个医案发出来。当然我没有取笑他人的意思,只是这个现象,说明医不易为。
很多人都说要抵制西医,甚至提倡中医不要懂西医。其实我是觉得,有时候中医懂得点西医也蛮有好处的。
由于那个朋友不懂西医,所以一看到直不起腰的描述、就想到肾了。
所以如果我们不懂一些西医,我们说出来的话就会被西医笑话。人家就说我们不科学。
以西医角度来说,这种情况,可能是术后粘连。而西医粘连,在我们中医看来,是一种紧。紧则缓之。粘连一般是筋膜之类,这个在中医就是肝所主的。
所以他跟我说起这个事,他母亲在老家,我也看不到,于是我就简单的打了个电话,问了问情况。就开出一个处方。
白芍45 炙甘草45 桔梗15 三剂
一般我治病都是蒙的。所以给方的时候,我也说了,试试看,没效正常,有效就是意外。
结果过了几天,真的意外了。她吃完药,不痛了,可以直腰了。但是停药之后又还是有点痛。
我就让他继续服用。服用一天停一天。再坚持一周。不痛就停了,如果正常就不用找我,要是有异常就打电话给我。
结果现在过去半个月了,也没有联系我。估计是没啥大碍了。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引用 hz18865 2022-10-29 11:43
现在的中医会诊脉的又有多少呢?最近想去中药店买点中药,跑了周边好多地儿,不见中药房和中医诊所的踪影
引用 jjaaa 2023-6-14 16:40
楼主写的很中肯!
我看潘毅的视频教程,他说现在的科班教学,你哪怕学到极致,最多也就是个“中”医,意思是中等水平的医生。
引用 我本俱足 2023-11-2 19:16
伤寒论讲究六经准辩证,如果12经脉的穴位走向都背诵不出来,又何来五行生克应用呢?所开中药处方怎能药到病除?

查看全部评论(3)

返回顶部